
我國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也多達十五、六種,如PE、PP、PS、PET、PA、PVDC、EVA、PVA、EVOH、PVC、離子鍵樹脂等。其中高阻氧的有PVA、EVOH、PVDC、PET、PA等,高阻濕的有PVDC、PP、PE等;耐射線輻照的如PS芳香尼龍等;耐低溫的如PE、EVA、POET、PA等;阻油性和機械性能好的如離子鍵樹脂,PA、PET等,即耐高溫滅菌又耐低溫的,如PET、PA等。各種塑料的單體分子結構不同,聚合度不同,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不同,性能也不同,即使同種塑料不同牌號性質也會有差別。
食品包裝在我國包裝行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是包裝業的支柱產業。根據世界包裝組織(WPO)提供的信息,全球包裝業營業額已逾5000億美元,而其構成情況為:紙和紙板32%,塑料28%,金屬24%,玻璃6%,包裝機械5%。其它5%,占前四位的是四大包裝材料——紙、塑料、金屬與玻璃,其總和占食品包裝業營業額的90%左右。在日本,各種包裝材料總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2.8%,其中紙和紙張占4.7%,金屬4.9%,玻璃3.3%,而塑料則達到7.1%,這說明包裝材料的發展仍以塑料材料發展最快,這種狀況值得國內包裝材料生產廠家關注。
傳統包裝材料的特性
紙
紙是一種傳統的包裝材料,在現代包裝工業體系中,紙和紙包裝容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某些發達國家紙包裝材料占包裝材料總量的40%-50%,我國占40%左右。從發展趨勢看,紙包裝材料所占份額乃會越來越大。這是因為紙包裝材料具有一系列的優點:加工使用性能好、印刷性能優良,具有一定的機械力學性能、便于復合加工、成型性好,衛生安全性好,且原料來源廣泛、品種多樣、成本低廉、容易形成大批量生產,同時紙質包裝容器重量較輕、緩沖性好,因此應用非常廣泛,且紙質廢棄物可回收利用,在自然條件下能夠被微生物降解,無白色污染。
塑料
塑料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——樹脂為基本成分,再加入一些用來改善其性能的各種添加劑制成的高分子材料,分子量通常在104—106以上,其大分子具有特殊結構,使其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能,如化學惰性、難溶、強韌性等。塑料用作包裝材料是現代包裝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,因其原料來源豐富、成本低廉、性能優良,成為近40年來世界上發展最快、用量巨大的包裝材料。塑料包裝材料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,逐步取代了玻璃、金屬、紙類等傳統包裝材料,使食品包裝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,體現了現代食品包裝形式的豐富多樣、流通使用方便的特點,成為食品包裝銷售包裝中最主要的包裝材料。其缺點是對某些品種的食品還存在著某些衛生安全方面的問題,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對環境的污染等問題。
金屬
金屬材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包裝材料,用于食品包裝已有近200年的歷史。金屬包裝材料及容器是以金屬薄板或箔材為原材料,再加工成各種形式的容器來包裝食品。由于金屬包裝材料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能、優良的機械力學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,同時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能、導熱性能和表面裝飾性能,使其具有優良的包裝特性、包裝效果和生產效率,且金屬包裝材料廢棄物較易回收處理,對環境的污染少,還可回爐再生,節約資源和能源,這在提倡“綠色包裝”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。因此在食品包裝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成為現代最重要的四大包裝材料之一。但是,由于金屬包裝材料的化學穩定性差、不耐酸堿,特別是用其包裝高酸性食物時易被腐蝕,同時金屬離子易析出而影響食品風味,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。
玻璃
玻璃是由石英石、純堿、石灰石、穩定劑為主要原料,加入澄清劑、著色劑、脫色劑等,經調溫熔煉再經冷凝而成的一種非晶體材料。玻璃是一種古老的包裝材料,用于食品包裝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。由于玻璃自身的優點,使其作為包裝材料時顯示出顯著的特點:高阻隔、光亮透明、化學穩定性好、易成型,但玻璃容器重量大且容易破碎,這一性能缺點影響廠它在食品包裝上的使用與發展,尤其是受到塑料和復合包裝材料的沖擊。隨著玻璃廠業生產技術的發展,現在已研制㈩高強度、輕量化的玻璃材料及其制品,目前我國玻璃使用量占包裝材料總量的10%左右,仍是食品包裝巾的重要材料之一。
食品包裝新材料的不斷研發,賦予了傳統包裝材料更多的功能,很多新技術已在食品包裝行業中,得到廠廣泛的應用。同時各種只有環保功能的食品包裝材料小,發達同家都在加大力度重點開發可降解的塑料包裝材料,川以取代傳統的塑料制品以解決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,而且環保包裝可回收綜合利用,使其環境效益高、社會效益大、經濟效益可觀,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包裝,目前已成為商家一種重要的營削手段。
食品包裝材料發展需從以下方面改進
食品瓶材質的穩定性,塑化劑事件使得人們對于塑料食品瓶包裝是否會釋放有害物質,影響食品心存疑慮。事實上,到目前為止食品瓶的塑化劑危害也尚無定論。因此,對于食品瓶廠家來說,主動提升食品瓶包裝材料的穩定性顯得非常重要。
食品瓶材料的可降解性,因為食品瓶用途廣泛,回收率則普遍較低,大量的食品瓶很難分解對土壤環境危害大,前些年的塑料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遭禁的。食品瓶需提升可降解性,才能規避這種政策風險。
食品瓶的耐熱性。人們的飲食習慣很多時間需要對食品加熱,如果食品瓶有良好的耐熱性能,消費者可以直接將食品至于微波爐等環境中,很顯然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了很大的方便。
食品包裝材料的發展新動態
新型食品包裝紙
保溫紙:它能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。用這種材料包裝的食品放在陽光下照射,便可將食品加熱,只有將包裝打開,熱量才會散去。
防腐紙:用這種紙包裝食品,可在38℃的高溫下存放3周而不變質。
豆渣紙:它能溶于水,町廣泛用于各類食品包裝。這種紙的土要成分為豆腐渣。
果渣紙:主要成分為食品工業廢棄的蘋果渣。多用于食品包裝。這種紙使用后容易分解,也可回收重新造紙。
塑料包裝材料發展趨勢
塑料包裝主要是改進沒計,提供更多的方便;改善復合材料的結構,滿足更為嚴格的要求。今后發展趨勢是多層復合不透氣性塑料、功能性塑料,并以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發展較為迅速。如美國將乳酸進一步聚合制成生物可降解塑料;意大利利用玉米淀粉生產:生物可降解塑料。目前,美、法、意等國已壟斷數十億美元的生物可降解市場。
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發展也很快,如以薯類、玉米等淀粉制成的食品容器,“光——生物雙降解”塑料等,但市場占有率還不高。
可降解包裝材料
由于塑料包裝材料的發展所引起的“白色污染”日趨嚴重,使人們已經認識到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危害。因此,全球掀起了“綠色包裝”的浪潮。最早推崇包裝材料回收的國家——德同制定了“循環經濟”,先實行“綠色稅制度”;其他國家也紛紛要求制造商、進口商與零售商負起將包裝材料回收利用與再制造的責任。
目前,在同內外市場風行和使消費者最崇高的“綠色包裝”有:紙包裝、可降解塑料包裝、生物包裝材料等,如“人造果皮”就是未來的一種新紙種,其廢棄物可回收利用。我國目前巳將可食性果蔬液態保鮮膜用于果蔬包裝保鮮。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關注,包裝正向功能性方向發展。
可食性包裝材料
可食性包裝膜:目前住要研發的行用動物蛋白制成的膠原薄膜;用動物皮制成的腸衣;用乳清蛋門質制成的乳基保鮮膜;用大豆、玉米制成的質基保鮮膜;用多糖和脂肪類原料制成的阻濕包裝膜等。
可食性包裝盒:主要產品是以60%玉米,30%膳食纖維,10%其他糧食為主要原料開發的可食性產品。其配方小的膳食纖維是一種功能性食品基料,有益于人體健康,能排出體內毒素,增強微循環功能。這種產品按食品級衛十標準生產,確保使用后既可食用,義可回收作為高檔飼料。